聚美优品CEO陈欧在北京时间5月16日晚间敲响纽交所的开市钟。据聚美优品最新提交的IPO文件显示,此次IPO发行价为22美元,预计最多融资4.3亿美元,以1.42亿总股本计算,其市值约为31.24亿美元。
而这可以称之为垂直电商的一次“逆袭”样本。比如:凡客大面积裁员、主营鞋品的乐淘被出售、就连同业竞争对手乐蜂网也被唯品会收购了75%的股份……这些都让聚美优品的上市显得意味深长。
“这家成立4年的公司以超过1000万活跃用户、60亿元交易额、88.9%的重复订单率等一系列数据,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商亏损烧钱的形象”。广发证券分析师欧亚菲表示。
不过欧亚菲也不无担心的表示,“随着聚美优品2013年开始推服装闪购,以及唯品会在2014年收购乐蜂网,两家公司在品类覆盖上将面临越来越多的交叉,预计未来3-5年,双方必将面临更为直接的竞争”。
与此同时,也有业内分析人士直言:“聚美优品即将成为赴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大军中的一员,而随后的阿里和京东也呼之欲出,上市的道路上,聚美优品必将面临京东和阿里的竞争”。
此外,聚美优品还面临着商品的授权问题。作为化妆品垂直电商,聚美优品一直标榜正牌折扣,但雅诗兰黛等品牌认可的销售渠道并不包括聚美优品等电商。虽然品牌授权问题不会对聚美优品上市造成影响,但合作的化妆品厂家售卖假货,其也将承担法律责任。
挖掘女人经济
“聚美优品的发家源自垂直电商和行业的紧密捆绑,当整个市场向上走时,聚美优品只要能保证市场占有率、绝对的供应源,就可以取胜”,易观国际分析师卓塞君向21世纪网表示。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国内美妆产品的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362亿猛增至2013年的2200亿。
卓塞君指出,当初,国内化妆品电商以淘宝的C2C为主,但谁都清楚这种商业模式根本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问题。聚美优品的出现正好打破了这一局面,再加上美妆产品由于其单位重量价值大、标准化程度高、退货率低等特点,迅速成为重要的网购品类”。
据Frost&sullivan统计显示,2013年美妆B2C市场规模达到了226亿元,而在2010年,这个领域的规模只有17亿元,这几年的年度复合增长速度高达136.9%,这个数字远超线下市场。
“因此,对聚美优品来说,上市也是有机会帮助其在未来脱离单一美妆行业的局限性。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靠单一市场无法有足够的安全感”,卓塞君指出,“这种‘不安’在垂直电商领域尤为突出。没有人愿意固守一个行业,即使这个行业非常赚钱。上市之后,拥有更多资金的聚美优品一定会进行品类扩张,陈欧或许会考虑占领更全面的女性市场,完成更广泛的布局。”
谋求模式之变
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明显回暖。这是在经历了2011年至2012年的中概股“诚信危机”后,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呈现出首次较为明显的IPO回暖迹象。尽管部分次新股随后股价表现疲软,但中概股赴美上市开始恢复的信心并未受到打压。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菲利普认为,在遭遇下跌后,当前中概股产生了较大“买入机会”。花旗银行股票分析师也指出,尽管中概股近期出现较大回调,但在分析时更应结合具体公司业绩来分析,因为个股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
至于聚美优品在此时选择赴美IPO,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其背后资本推动是主因。“聚美优创立到现在,先后获得真格基金,红杉资本,险峰华兴资本总计1300万美元的融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在垂直电商领域,聚美优品的直接竞争对手乐蜂网,也由红杉资本投资。现阶段,聚美优品在市场占有率及销售业绩方面均强于乐蜂网,此时上市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而有业内分析人士向21世纪网表示:“除资本的推动力外,陈欧其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上市只是棋局中关键的一子而已”。
“聚美优品上市之后的第一要务应该是扩大品类。2013年,聚美优品用1万多的SKU(库存量单位)完成了8.1657亿美元的交易额。不过聚美优品在一些关键数据上却输给了唯品会,其中很核心的原因就是后者的SKU要远远高于前者”,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