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开始,新《商标法》正式实施,相较原来的《商标法》,新《商标法》的突破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强调商标使用,完善注册制度;规范商标注册实体条件;优化商标注册程序;加强商标行政管理;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
那么,这些突破具体到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有哪些利好?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如何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法制环境?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业内机构、专家和企业。
新《商标法》从源头防止侵权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LED综合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近期市值突破50亿元。不过,2013年,利亚德却在市场上遭遇了“李鬼”。
“去年,一个名为‘利亚德盛显’的搜索链接占据百度搜索的前排,非法盗用我们公司的品牌名称。同时,网络上也一直存在许多打着‘利亚德’旗号的假招聘信息。”利亚德董事长李军表示,19年来,该公司坚持利亚德品牌的自主创新之路,坚决抵制“贴牌”,一步步地塑造了LED领创者的地位。但一些针对利亚德品牌的“李鬼”,给企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非常重视自身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希望新《商标法》能创造一个干净的市场环境。”李军说。
“新《商标法》的正式实施对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技术交易所总裁郭书贵介绍,中技所作为国家级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平台,在北京市工商局和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设立中关村商标服务中心,为中关村企业提供商标战略研究规划、商标促进政策落实、中关村商标品牌的保护、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培育和商标工作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新《商标法》正式实施,中技所目前已经做好了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商标战略规划、商标预警、商标交易和运营等整套服务的准备,并将以更加专业的知识和全方位的服务,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等支撑,切实维护商标注册申请人和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无论是专利、商标还是著作权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联瑞集团董事、科技项目中心总经理郑自群是一位资深专利代理人,接触过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的商标侵权案。他表示,过去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出现商标侵权行为时,往往采取被侵权人发现并提起诉讼、侵权人反诉的形式对争议商标的归属进行裁决。不过,新《商标法》除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对恶意注册的商标明确不予注册外,还允许给予通常数额1-3倍的赔偿,明确了侵权责任的判定标准,而且对于代理机构同样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及其违法后果的规定,相当于明确了代理机构在侵权商标认定上的连带责任,这无疑在侵权行为的源头起到了震慑作用。
拓展内容让商标保护更完善
除增加了让企业安心的保护机制和原则外,在内容上,新《商标法》究竟还有哪些突破?
“新《商标法》第八条规定,声音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咨询师刘晨介绍,声音商标是非传统商标中相对使用广泛的一种,主要集中在多媒体非传统企业以及一些知名企业的广告,如电影、电视、广播广告中的配乐,产品App应用或其他电子出版物的启动、背景音乐。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可以利用新《商标法》所赋予的商标权,开展以声音为媒介的营销和市场宣传。
“新《商标法》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在商标申请注册时的费用,缩短审查时限,同时优化申请方式。”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咨询师梁蓓认为,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无法承担其知识产权申请维护的资金成本及时间成本。新《商标法》实施后,商标注册申请费用降低,更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品牌战略;商标审查时限大幅缩短至9个月,有利于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商标战略制定和执行的可预期性;同时,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份申请就多个类别的商品申请注册同一商标,这对一些在同一技术领域内欲意布局多个商标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可谓受益良多,也缓解了初创企业因资金不足不能够跨类别全面保护自身品牌的难题。
“任何时候,法令法规都是一把双刃剑,高新技术企业在寻求商标法保护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侵权行为。”郑自群提醒高新技术企业,要在保持设计的原创性、独立性的基础上申请企业商标,摒弃搭便车、抄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