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尼路等二三线服装品牌面临被收购等多重考验

来源:中国企业报 | 2014-7-2

  “随着消费个性化需求日趋明显,当前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品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今一款服饰从上架销售到下架往往仅有1—2个月的时间,而流行时装的生命周期则更加短暂,于是造成库存。”一位服装制造商告诉记者。

  让人惊讶的是,5月底,有着18年历史的休闲服装品牌柏仙多格宣布倒闭。公开资料显示,柏仙多格创建于1999年,顶峰期有3000名员工,曾在中国20多个中心城市设有运营管理中心,拥有超过800个品牌专卖店,并在东南亚、中东及澳洲地区开设有海外销售网络渠道。

  关店汹涌:行业罕见高库存

  按照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一教授的说法,“班尼路夹在时尚和快消之间,定位模糊。现在在一二线城市班尼路基本上沦为了大路货,消费者无法产生满足感。而在三四线城市,服装市场又被低端品牌垄断,它同样难以生存。

  而就在2012年,其门店数曾攀上历史高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31日,其中国内地门店数为404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0家,较前年同期增加了405家。

  接下来的几年,班尼路通过特许经营的模式,在当时国内品牌竞争还不完全的状况之下,在一线大城市站住了脚,业务范围延伸至港澳台、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

  据公开资料显示,班尼路是一个意大利品牌,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香港经营,但是“班尼路在内地的发展一直是不温不火,稳妥而细腻”。

  扩张之痛:班尼路大起大落

  业内人士表示,重质量、轻营销模式和营销手段,是班尼路最终被时代淘汰的主要原因。

  利润下滑:388家门店关闭

  过去一年,服装行业库存高企、关店频繁,众多苦苦挣扎的二三服装品牌,面对外来快时尚品牌的异军突起,面临结构转型、被收购等多重考验。

  在此之前,有着15年品牌历史,被王力宏等明星代言的柏仙多格宣布破产,而佐丹奴、森马服饰等服装上市公司的休闲服装销量也连年下降。

  “穿着自然,就是美”——

  现在进入“班尼路baleno”店内,这一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之外,更为喧嚣的是打折的声音。曾经邀周润发、张曼玉等天王巨星作为代言人而迷倒众多年轻人的时尚品牌,如今宣布关店388家的消息,业界格外惊讶。

  “生意比以前差,已经一年不如一年。”面对经营情况怎么样的询问,多家专柜的销售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6月26日在北京王府井、西单等繁华商圈走访发现,班尼路销售增幅收窄。

  西城区一专柜工作人员张女士2006年开始接触班尼路等休闲品牌,对当时销售的火爆场面记忆犹新。“和很多品牌一样,当年销售额都是500万元往上走,在圣诞节、元旦等节日,试衣间前往往排起长队,消费者排队拿衣服、排队交钱。

  “网购的兴起对它们的冲击比较大,不少同样款式的衣服线下价格比网上要贵,消费者自然会做出选择。”西城区一专柜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当初喜欢这些品牌的消费者已经步入职场,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喜欢更高档的品牌,班尼路等品牌的衣服价格变化并不大,仍然很难锁定年轻消费者。

  销售不畅,必然导致库存增加。根据德永佳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德永佳存货金额为18.98亿港元,虽然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高库存成为这些品牌必然面对的困难。

  收入减少的背后,是销售业绩的下滑。近日,德永佳宣布,截至2014年3月底,集团总收入下降12.4%,较去年同期下降12.37%,全年净利润6.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

  在利润下降的同时,班尼路也在调整自己的经营布局。其中,今年关闭的388家店占到了2013年3月31日3820家店总数的近10%。2013年德永佳关闭了内地224家店铺,2014年关闭388家,营业员共减少3782人。除此之外,中国台湾地区其门店数也减少了75家,香港及澳门地区则减少了2家。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北京市工商局今年2月发布流通领域服装监测结果,显示市场上部分服装的纤维含量、染色牢度等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16款服装的纤维含量均不合格,其中包含标称广州友谊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班尼路”女装针织外套。

  联系班尼路公司北京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关店一事不了解,更多情况可以问广州分公司。而其官网上的广州分公司客服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1996年,香港德永佳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班尼路商标,并创立广州友谊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对班尼路重新包装,锁定为年龄在18—40岁的人士,主打年轻路线,旗下有班尼路、(S&K)、互动地带(I.P.ZONE)、衣本色(ebase)四大品牌。

  班尼路进广州天河城,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别的牌子退租的铺位,开设了卷土重来后的第一家专卖店,随后一炮走红。2000年3月底,德永佳已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开设有400多家专卖店,零售额就达10亿港元。

  截至2007年7月份,公司于国内及国外共有自营店及其它经营类型班尼路约3700间,店铺分布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约旦、沙特阿拉伯及伊朗等地。员工人数一举超过15000人,发展相当迅速而蓬勃。

  但随着外来快时尚品牌的强势入侵,班尼路逐渐没落。曾经雄踞各大城市黄金地段的本土休闲品牌,尽管打出了大比例的折扣,但依旧十分冷清。

  其实,不断关店的不仅仅是班尼路。据了解,跟ZARA、H&M、优衣库等积极扩张的国外快时尚品牌相比,真维斯、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等品牌都深陷关店潮。

  据美邦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全国拥有直营店和加盟店将近5000家,比2012年减少了200多家;森马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目前拥有超过3470家终端门店,2013年,关闭了700多家。在年报中,这些公司都提到了“行业竞争、渠道成本上升、关闭非盈利门店”等。

  另一家于香港上市的服装企业佐丹奴也难逃关店厄运。根据佐丹奴201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公司销售额减少7%,毛利润同期下降13%,且目前佐丹奴有75家门店关闭,其中内地便占据了54家。

  七匹狼在今年公司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22.22万元—17951.11万元,同比下降30%至50%”,而其“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中则标注说明——“服装零售行业疲软,公司订单下滑;为减轻分销渠道库存压力,公司回收较多库存。

  行业竞争更多来自ZARA、H&M、优衣库等积极扩张的国外快时尚品牌。这些外来的“和尚”,在产品更新换代、库存消化率上,都让本土品牌咂舌。

  “如果不能从本质上改变经营模式、产品结构,国内一线服装品牌就很难走出现在的困境”。前述人士如是说。

 
相关资讯
登录 | 注册
88订单网 版权所有 2013-2024 关于我们
客服电话:0769-82989878 24小时热线:13809277695
备案/许可证:粤ICP备1402718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