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蒙炳华也指出,绿色产品肯定是趋势。但大开发商可能会更加现实,他们会更加关注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再考虑是否使用。
这个领域发生的新趋势是建立电商平台和对绿色环保科技的使用。追求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更倾向于建立采购联盟,这么做更有利于控制成本。而中小型企业却更擅于生产个性化产品,对新技术的使用也更大胆。
但集中采购同时也有风险,首先是质量风险。安信地板风波之后,万科对居住者关心的材料更加谨慎,通订单过飞行检查来控制质量。“目前行业自律性不高。”蒙炳华指出。其次是供货风险,由于房地产各个企业之间开盘的时间高度重叠,这就造成在某一个时间供货非常地集中,且安装要求很高。再次是分公司的执行力。总部通过集中采购采购一批材料,如果分公司在管理方面比较弱,就会有质量风险。防水材料就是高风险领域。
在采购领域的商业法则是双赢。但今天的竞争更强调功能发现,成本中心不应产生利润,应向市场要利润,而不是合作伙订单伴要利润。“各方在整个市场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合适的利润。”蒙炳华指出。传统的竞争方式是赤裸裸的竞争,双方有可能你死我活。这意味着,开发商并不因为处于甲方的位置,就很强势。开发商和供货商之间,应该是博弈和合作的关系。“我们看到很多主流的开发商,随着它的规模扩大,和它合作的伙伴规模也在扩大。”蒙炳华说,这是健康的发展方式。
比起精彩的商业故事、刺激的观点,前万科深圳区域成本管理部副总经理蒙炳订单华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简直可以用枯燥乏味来形容。私下里,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承认自己是个工科生。
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每天几乎在做同样的事情——成本控制。炫目的报表背后,正是一点一滴的乏味构成。虽然已经离开了万科加盟佳兆业,但蒙炳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万科(000002.SZ)的成本控制值得每一家企业学习。
规模庞大有如万科,去年1709亿销售额中,没有一栋房子,或是一种建订单筑材料是由万科自己生产的,都是由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材料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提供。万科一直在向制造业学习。制造业企业的材料成本占成本总额的比例,高的占到70%-80%,低的也接近40%-50%,这意味着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和源头都是从采购开始。
2014年2月,万科首次公布了一份名单。这份被业界称之为“采购白名单”的名单上,共记录了824家企业,覆盖了总包、监理、装修总包、门窗、景观、基础工程、材料设订单备等七大类供应商。
蒙炳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每次万科建设新项目的时候,成本部、设计部、营销部都要坐在一起讨论,“白名单”的作用不仅仅是降低成本,同时也是和优秀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标准化和集约化去实现规模效益,聚沙成塔。比如,电梯和瓷砖都可以通过全国采购来实现。
蒙炳华认为,万科的优秀之处体现在专业能力。例如,材料的选择和搭配,对工程进度的把握。尤其是后者,将极大影响一家快周订单转公司的利润。
蒙炳华认为,恒大地产的模式也值得研究。如果说,万科是通过战略合作的模式建立供应链联盟,恒大主要是成立采购公司。这样做的优势是不需要更多的协同管理。
以绿色产品为例,骏豪地产将在它的写字楼项目——骏豪·中央公园中尝试运用一种科技,打造“全氧覆盖建筑”。这项科技可以通过制氧设备的物理分离技术,提取空气中的氧气,增加室内氧气含量。根据资料显示,空气中正常的氧含量在21%,大城市的室订单内氧含量在20.5%左右。
该技术来自于韩国最先进的研究。将这项技术引入中国的北京唯氧绿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邱秀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光是开发商、大型写字楼项目,很多家庭也有类似需求。在她看来,尽管使用新技术,有可能推升一部分建造成本,但她更认同蒙炳华向市场要利润的观点。对于部品企业来说,关注人的健康,满足使用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才是发展方向。未来新技术也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订单低成本。